防静电服 医药股强势归来,大亏的医药基金有救了? 6月7日,CRO概念板块持续拉升,药明康德等个股继续上涨。 消息面上,6月5日晚间,药明康德公告称,公司在上海地区的经营活动已基本恢复正常。公司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仍将实现此前公告的63–65%的增长,本公司继续对2022年全年实现收入增长65–70%的目标充满信心。 CRO 行业正迎发展黄金期,其背后亦少不了政策 “ 东风 ” 指引。2021年,CDE 发布《肿瘤药的临床指导原则》标志着国内创新药药政环境向高质量发展;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 十四五 ” 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发展的具体任务,生物医药行业迎来长期发展机遇。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直接提出加快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上市,利好行业长期发展前景。2022年,得益于创新药市场的加速成长,CRO概念股一季度延续高景气。数据显示,CRO 概念股中20只个股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凯莱英、 睿智医药、 博腾股份、 九洲药业、 谱尼测试等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倍以上。 医药基金业绩回暖 但年内仍负收益 可以说,今年持有医疗主题基金的基民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容。随着年初医药板块的不断回调,今年医药主题基金多数亏损。 具体来看,医药“女神”葛兰管理的两只医疗基金中欧医疗创新A、 中欧医疗A深陷亏损漩涡,截至6月2日,年内净值分别下降26.55%、22.78%。 (部分基金收益情况) 赵蓓管理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同样未能幸免,年内分别下跌23.57%、18.93%。 不过,近日医疗板块有所回暖,带动不少重仓医疗股的基金有所回血,这也让走在前列的葛兰和中欧基金终于“喘了口气”。 从份额变动情况看,部分基金年内呈“越跌越买”态势,其中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A被大举加仓,年内份额增加5.56万亿份,中欧医疗创新A年内份额也增加0.5亿份。 上涨行情能否持续?机构怎么看? 今年医药行业虽经历较大回调,但考虑到估值下杀明显,不少投资人士已不再悲观。 对于医药行业目前的估值水平,国金基金主动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黄爽分析称,医药行业估值目前处于底部震荡中,行业估值先于基本面见底,也显示了资本的预见性。目前产业情况受制于多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一级市场融资额同环比下降、集采扩面带来的盈利预期天花板、大适应症品种及重磅大产品的缺乏等因素,导致产业主线尚不清晰,但目前这些限制因素已经体现在估值当中,医药行业的估值进一步下探的风险已经较小,但向上拐点或者行业主线尚不清晰。预计医药行业将处于筑底震荡,内部子行业轮动,寻找产业主线和拐点的漫长过程中。 黄爽认为,医药板块经历了疫情后的行业超配,估值压缩期的不断减配,目前公募基金对于医疗行业的整体配置处于较低状态,未来可能存在配置回归均值的机会。 具体到细分板块来看,中药、生物医药、医美等领域受关注度较高。 黄爽认为,“目前从估值和子行业景气度观察,绝大多数医疗行业的子板块都处于估值偏低或估值与景气度匹配的位置,各细分领域中的优质公司都有一定配置价值。CXO和医美板块仍处于较高景气度,在各个子行业中相对估值偏高,但已经处于板块自身估值的负标准差区间,中药板块长期处于较低估值区间,而长期受到政策的呵护,未来应主要关注中药行业以及其中优质公司的盈利拐点。” 对于中药领域的投资机会,工银瑞信基金分析,目前中药占医药行业权重为10%,中药行情从2021年12月中旬开始,到逐渐受到市场认可,其背景是国内市场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如创新药、仿制药和器械,都面临较强的控费压力,降价程度不确定,未来估值和业绩都有压力。而中药越来越受到政策扶持,独家品种集采降价较少,相对情况在变好。一方面是避险属性,另一方面是题材属性。有激励、提价、国企改革、中药抗疫、中药新药等主题催化。 对于生物医药及生物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民生加银基金何江认为,“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发生深远变化,老龄化成为长期的大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国民医疗需求的增长具有较高的确定性,生物科技领域有望整体受益。同时,我国拥有大量优秀且勤奋的医药领域人才,形成了显著的工程师红利,也使得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具备更强的成本优势。” (文章整理自第一财经、中国基金报)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海伦资讯网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