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海伦资讯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海伦资讯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伦资讯网公众号

海伦资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乌克兰赫尔松大反攻成灾难!300装甲车被击毁,伤亡超过千人

2023-01-19 发布于 海伦资讯网
安徽农民工服务网 https://dcsjob.com/

一个是从冷战结束后便宣布独立的后起之国乌克兰,一个是从古至今一向强势,甚至在二十世纪直接一跃而为世界超级大国的俄罗斯,这两个欧洲国土面积占据第一第二的两个国家之间的“相处”一直备受各国的关注。就在前段时间,乌克兰在赫尔松发动“大反攻”。

赫尔松之战早有预谋

事件的缘由要追溯到乌克兰发动反攻前期,由于乌方早就放出来八月要进行大反攻的消息,而且根据对于两国局势的分析,也的确在赫尔松开展反攻会更适宜。

一来赫尔松此地是一个兵家必备宝地,它紧邻克里米亚,并且是一个决定克里米亚岛上居民的水电能源等生存物资运输的关键地方,为了获得组阻俄方获得克里米亚的支持,乌方必须要争夺下赫尔松此地。

二来则是因为这个地方实在物资优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赫尔松既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产量一直在国内居高不下,相当于一个“小粮仓”,又有着丰富的海运河运资源,港口对外贸易频繁,吞吐量大,相当于中国的“上海港”。

两国之间主要的争执是在北线,而乌方可以在俄方布防薄弱的南线发动反攻,颇有股声东击西的意味。

但虽说乌方早就说要反攻赫尔松,但却迟迟没有动手,有一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北线的战况吸引了太多的兵力,主力部队基本都在北线,无法抽出身来反攻南线。所以尽管之前乌方就一直断断续续地和俄罗斯在赫尔松互相试探,来回拉扯,小摩擦不断,却拖到现在才发动大规模反击。

在赫尔松反攻中,因为获得了美国以及欧洲等国的军事援助,以及海马斯火箭炮等杀伤力极其巨大的武器,乌方初始的进攻也显得十分浩浩荡荡,声势浩大。

乌克兰先是以海马斯火箭炮开路,然后跟着放了一队轻步兵过河作为前锋部队与俄罗斯交战,虽然这一队人马的伤亡最为惨重,但是好在为后面的大部队争取到了不少时间。

乌方趁热打铁,利用武器装备的精良想要大俄罗斯驻兵一个措手不及。

刚开始的战况的确不错,通过猛烈的攻击将双方在赫尔松的交战线又扩大了许多,打得俄军节节败退,将大批武器装备都扔在了战场上,来不及带走就撤退了。

甚至乌克兰的总参谋部还发表了俄方的伤亡名单,有300名士兵和两枚洲际导弹等等,颇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

战况开始反转

当然,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俄方的妥协就像是一个请君入瓮的陷阱,就等着乌方拿着数不尽的优良装备往里冲了。

果不其然,俄罗斯在乌克兰刚取得了一些进展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便火速开展了反击,战场上各种热武器眼花缭乱,不断的大炮,导弹飞行穿梭于这两国的战火交界线上方。

乌克兰方面损失惨重,苦不堪言。在乌克兰的进攻发动后不久,俄罗斯也立刻做出了回击,一枚导弹精确地落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州坦克厂的上方,将军资后备力量坦克炸的渣都不剩。

与此同时,俄方在北线战场上也开动了战争,乌克兰两面吃紧,只能先顾大头,本来将兵力调到赫尔松进行大反击就是一种已经很吃力的状态了,如果现在不赶紧顾全北线的战场的话,可能这次的战争甚至无需胶着就会自动失败了。于是乌克兰方面迅速又将部分兵力调回了北线战场。

俄罗斯在前线战场上迅速推进反击,在赫尔松州发动的攻击有力而又难以抵抗,乌克兰根本没做多少准备,毕竟他对自己这次的反攻自信满满,绝没料到最终会是这样一个狼狈撤退逃窜的局面。

有前线报回来的消息说乌克兰此次赫尔松大反攻伤亡人数多达两千人,甚至还要更多,并且还损失了300多辆重型武器坦克。

俄罗斯编织了一张大网,把乌克兰圈起来打的同时也狠狠打了欧洲人,美国人的脸。

乌克兰此次进攻失去优势,只好灰溜溜的边战边退,不出多时,便又回到了出发点。而俄罗斯方面则是越打越烈,第一波攻击起效后他们便继续往前推进,现在他们的占领领土除了赫尔松州,还有部分哈尔科夫州。

也就是说乌克兰这次的进攻并没有取得任何长足性的进展,反而像是激怒了一头狮子,让对方反咬了一口。

对于这样的结果似乎西方也不太满意,一向以来,只要乌克兰方面有任何战术优势,都会被西方媒体刻意放大渲染,似乎不是一次小捷,而是赢得了这场大战的最终胜利一般,但这次,他们也无话可说了,长期宣传渲染的赫尔松大反攻到头来却是打的稀碎,令人失望。

现在想来,这次的战败结果似乎是必然的。我们都知道,乌克兰的背后是紧靠着北约和美国的经济力量,军事援助在支持的。因此这不仅是他们两国之间的事情,而是动辄牵扯半个世界的大战,每一方身后都代表着一方的利益。

乌克兰背后的操控者

乌克兰此时就是一个完全的被权力操控的傀儡。在赫尔松大反攻开始之前,乌克兰方面就早早放出消息说要进行大反攻作战,后来迫于口风又及时改成了“八月赫尔松大反攻”。并借此作为不畏惧俄方,并且有实力与俄方一决高下的证据。

只是等大家等到八月后,却发现乌克兰迟迟没有发动战争。于是一帮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们开始了推波助澜。

首先是欧洲方面放出了话,说是如果乌克兰没有能证明自己能与俄罗斯一战的实力的话,那么将停止对于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美方虽未明确表态,但看那意思也是要收手了。或者说,借助这份收手的力量却将乌克兰反手一推,推到战场中心去,形成一种不打也得打的局面。

这一场仗显然是必然的,避无可避的,于是乌克兰发动了赫尔松大反攻。

但是反观俄罗斯方面的态度则有些暧昧。一开始只是按兵不动,装作被打得很惨,等到后期才开始反手打一波猝不及防,似乎战略布局以及兵家妙计运用得不错。

可是只要有心人观察,就会发现不对劲儿。俄罗斯即使是反击也没有用尽全力,许多海军、空军等众多后备军队和大批物资依旧按兵不动,寻找时机,似乎是在等待一场更大的最终战役。

如果对于俄罗斯多年来的战役情况足够了解,就会明白,也许俄方是在等待一个机会——冬天的来临。

请君入瓮的这场大戏还未完全上演,此刻双方战局胶着,他们都还需等一个机会。

夏天河水暴涨,物资消耗快,虽然按照乌克兰以往的经验来说,要等到冬天这场仗才会好打一些,但对于同样吃季节红利的俄罗斯来说,这样的僵持局面绝对是对乌克兰不利的。

乌克兰的物资储备没有俄罗斯的丰厚,人力没有俄罗斯的庞大,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乌克兰的军事资源几乎全都仰仗外界的支持,背后力量的推动,而非自己所有。

因此在乌克兰军资力量不稳定,忽上忽下的情况下,这样的胶着只会使战败的可能性增大,速战速决反而更容易获胜,只是现在谁也不敢贸然动手。俄罗斯更是深知这一点,于是他似乎丝毫不着急现在的局势。

在乌克兰与俄罗斯的这场仗打至现在为止,我们基本已看到了资本的力量以及用心凶险。

两方交战,自相残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无论最后赢家是谁,最终的获胜者都是那些只是别人当枪使得看客。

单单是在赫尔松这一战役中,乌克兰就损失了两千余人,而俄罗斯方面也损失不少,有三百余人之多,虽然比之乌克兰人数上少了不少,但是在这样的和平年代能有这样的伤亡也是极其惨重的了。

其最终的受害者都是百姓,都是那些无辜的白白送出性命的人。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海伦资讯网
    1970-01-01
  • 海伦资讯网
    1970-01-01
  • 海伦资讯网
    1970-01-01
  • 海伦资讯网
    1970-01-01
  • 海伦资讯网
    1970-01-01
  • 海伦资讯网
    1970-01-01
海伦资讯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海伦资讯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海伦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海伦资讯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