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海伦资讯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海伦资讯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伦资讯网公众号

海伦资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中国经济又不行了?真相竟然是……

2023-10-07 发布于 海伦资讯网
有效解决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效评估机制问题的医家通智慧养老解决方案

最近,很多人可能心中都有一个疑问:我们的经济怎么了?

疫情结束,中国的经济似乎并没有预期中的好转,反而变得更加困难。物价指数走低,已有“通缩”的嫌疑,老百姓都不敢花钱,青年人失业率高,五月份的外贸数据也不太乐观,再加上不断下跌的股市,很多人不禁焦虑,我们经济是要完了吗?于是催生出很多放水救楼市、放水救股市,总之就是放水刺激的论调。

而实际上,中国的经济怎么样呢?

在上篇文章《重磅!美国彻底慌了神,中美关系迎来新变化》中,我们已经讲过:我国经济复苏的情况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乐观,但也无需因此而妄自菲薄。

中国经济有三驾马车,主要是投资、消费和外贸。而换一种说法则是投资+内需+外需。

其中内需,可能确实存在不足、信心不振的情况;但外需的下滑,在全球经济一地鸡毛的状况下,我们已经算维持最好的国家了。

要知道,美国输出货币,属于消费国;中国、东盟这些产业链上的国家通过输出商品来获取消费国的货币,属于生产国;此外,还有俄罗斯、中东国家通过输出能源,也就是家里有矿来获取国际货币,属于资源国。

以往都是消费国输出美元,生产国用商品换美元,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中美是全球经济的主要发动机。现在,美国的需求在下降,并且在寻求供应链转移;欧洲需求在下降,俄乌激战仍酣。在全球需求快速冷却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很难独善其身。

如今,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如果全球经济出事,那么美国这些消费国首当其冲,美国崩了,才会到生产国。如果美国没事,那我们肯定也差不了。

而且消费需求,很大程度上和经济周期有直接关系。一个经济周期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阵痛期,由传统的中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转变。传统制造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导致大量人员失业。这个“痛”是我们必须要承受的。

所以,很多人没必要天天吓自己,每次看到股市一跌就喊狼来了,房地产不好就说经济要完了,这纯属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何况美西方最希望中国股市暴涨,华尔街甚至可以拿出资本来拉动中国资本市场,最终像日本一样创出历史新高,这样的后果就是让中国同时背负两个巨大的泡沫(房地产和股市),这样中国就不得不配合美联储开动印钞机的计划。

实际上,中国经济的复苏可以说是在预期之内。

即使复苏进程不像原来想象的那么快,今年5%以上的增长还是可以预期的。国家之所以把今年经济增长的目标定为5%,肯定是有保留的。我们今年整体的经济增长,应该还会实现5%以上的增速。

当前中国经济也不是“通缩”,而是“流动性陷阱”。通缩是货币供应不足导致的,而当前货币供应充足。但内需不足、信心不振,大量货币以预防式储蓄的方式沉淀下来,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并未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流入实体经济循环,形成货币沉淀,即“流动性陷阱”。

这里我只能提示一下,这种陷阱是不是很容易解决呢?简单到一张纸就可以解决的程度,为什么不解决呢?

疫后疤痕效应未去,老百姓和企业的信心还没有完全恢复;房地产疲软,企业还在主动去库存周期,投资的效应就会大幅度减弱;同时,美欧银行暴雷,世界经济低迷带来外需下滑。

如何扩大需求?短期内扩大需求仍寄希望于投资需求的扩大。我们国家政策也已经发力,积极扩大内需,提振市场信心。比如最近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下调的政策,外需不足就通过扩大内需来填补等。

经过三年疫情,民困人乏,我们当下国家的政策依旧是搞好民生,发展好经济。怎么搞好经济?千万不要走以前的老路,不能经济一遇到困难,就要靠货币放水、发展房地产来冲增长率。房地产的老路子是彻底行不通了。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经济一地鸡毛的背景下,大家比的就是战略定力和内功。总的来说,现在中国经济的情况,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好,但更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差。总体还是维持着正常的增长趋势。

中国经济有很大的韧性,我们仍然是产业链纵深最长的国家,拥有着全球最有竞争力的市场。其他国家面临贸易逆差的时候,我国仍是巨额顺差。我们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同时也拥有很多新的发展机遇。比如智能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产业的发展。随着中国高端技术的不断突破,高端制造业在不断发展,推动着经济的整体向好;我们还要加大开放的步伐,改变经济发展驱动方式,完善利益分配格局,让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抱着持久的信心和积极的态度,假以时日,中国经济必将呈现奋发之势!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海伦资讯网
    1970-01-01
  • 海伦资讯网
    1970-01-01
  • 海伦资讯网
    1970-01-01
  • 海伦资讯网
    1970-01-01
  • 海伦资讯网
    1970-01-01
  • 海伦资讯网
    1970-01-01
海伦资讯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海伦资讯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海伦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海伦资讯网 X1.0@ 2015-2020